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,人工智能技术如同双刃剑,既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创新,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新型作案工具。然而,技术的双刃剑特性再次显现,一种新型诈骗手段——AI动态换脸技术,正悄然侵袭着我们的网络安全防线。
案例简介
2024年9月,长沙的李女士通过社交软件结识了一名自称是IT工程师和某知名公司招聘官的男子。男子利用AI换脸技术伪装成可信赖的身份,与受害者建立联系,并且以“帮助提升社交账号”或“提供丰厚年薪和职业机会”等名义,诱导受害者进行一系列操作。
在此过程中,李女士通过AI换脸软件发送了自己的照片和视频,男子利用李女士的照片和视频,通过AI换脸技术伪造了李女士的身份。接着,他们使用这个伪造的身份向李女士的亲友借款或进行其他诈骗行为。在短短三小时内,诈骗者成功骗取了李女士一年的工资,合计金额近十万元。李女士直到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几乎被洗劫一空时,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。
案例分析
一、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获取受害者信任,诈骗份子通过AI换脸骗取受害者信任并且诱导受害者提供本人照片和视频,为诈骗份子伪造受害者身份提供了便利,导致诈骗分子利用AI音频实施二次诈骗。
二、以“帮助提升社交账号”或“提供丰厚年薪和职业机会”等名义诱导受害者上钩,诈骗份子抓住受害者想要获取优质薪酬的需求,为受害者“量身定制”看似诱人的条件,从而吸引受害者听从谗言,最终上当受骗。
防范建议
01谨慎安装应用
对于要求提供手机号、身份证号、人脸及声音信息的陌生应用,务必保持警惕,避免随意安装和进行所谓的“真人身份验证”。
02限制信息曝光
尽量减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照片和音视频,降低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收集并滥用的风险。
03验证身份信息
当对通讯对方的身份存疑时,可以询问一些共同知晓的私密信息以进行验证。若对方对此表现出不耐烦或恼怒,则应当心其可能为诈骗行为。
04巧妙设置“陷阱”
在沟通中适当掺入错误信息,观察对方是否纠正或指出。如果对方对你的错误信息不加辨别地接受,那很可能是遭遇了AI诈骗。
05多沟通、善观察
在与对方交流时尽量拖延时间,让对方多说,同时仔细观察其言行是否有异常。若对方持续催促进行转账交易,务必保持冷静,不要被其节奏所带动。
06利用视频通话
对于熟悉的人,可以尝试视频通话并要求对方在脸部的前面通过挥手、摁鼻子、摁脸观察其面部变化。由于AI换脸技术在处理复杂面部变化时可能出现破绽,这有助于识破诈骗行为。
中国建设银行阳江市分行供稿